中國財經報網訊 記者張曦文報道 4月7日,師董會(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師董會)在北京宣布,通過其全資子公司筑海(淄博)投資有限公司與各方簽訂投資協議(以下簡稱協議),以組建合資企業(以下簡稱合資企業),專門從事高端動力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的建設。
據悉,師董會已于2022年4月1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批準了該協議和合資公司的組建。根據協議,合資公司將在貴州省興義市義龍區新材料產業園成立,目標是建成一個高端動力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基地,首期建設規模為年產3萬噸,總投資達6.2億元人民幣(9813萬美元),總占地面積約26.68萬平方米,F場生產設施預計在合資公司獲得當地政府的施工許可證批準后15個月內竣工達產。
隨著世界各國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電池的迅猛發展,鋰離子電池需求量巨大。在全球范圍內,2021年10月,福特汽車宣布,計劃和韓國SK Innovation Co.聯手投資114億美元,在美國田納西州和肯塔基州建設三個電池工廠和一個電動皮卡組裝廠。2022年1月,通用汽車宣布,將在密歇根州投資70億美元,用于改造工廠以大幅提高全尺寸電動皮卡的產量,以及與LG新能源合作新建電池廠等。特斯拉在內華達州里諾、紐約水牛城、上海、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相繼投產或動工建設之后,計劃在全球建設10到12座超級工廠。
師董會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胡海平表示:“中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迅速,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國的目標是實現2030的碳排放峰值,于2060年實現碳中和。因此,我們看到,在2021年2月,中國最大的汽車鋰離子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宣布計劃斥資45億美元擴大三家電池生產工廠。同樣,在2021年12月,比亞迪宣布投資12億5000萬美元興建一個新的能源電池項目!
全球鋰電池行業受益于電動汽車、儲能電池、電動船及消費電子的迅猛發展,帶動鋰電負極材料需求高速增長,市場空間巨大。
“我們的合資企業鞏固了師董會與地方政府、工業基金和經驗豐富的新能源材料技術專家的戰略伙伴關系,我們很高興利用我們的綜合資源開發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生產,以滿足這一巨大的市場需求,并抓住絕佳的增長機會。合資企業是我們碳中合戰略的關鍵舉措。這是一項可持續的倡議,是向一個新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而這個領域也延續了我們之前的優勢!胡海平說。
胡海平告訴記者,師董會的核心團隊成員都是業內同行和精英,在鋰電池負極材料研發、生產、銷售、供應鏈整合和相關領域擁有二十多年的經驗!我們相信,清潔能源行業和鋰離子電池領域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我們堅信這一進軍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業務的戰略將為我們的合作伙伴和股東創造巨大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