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轉型“債”出發 前景可待未來可期
——中央結算公司“債市研判六人談”聚焦綠色轉型與綠色債券創新發展
作者:敖陽利 來源:中國財經報網 發布時間:2022-04-08

4月8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結算公司)《債券》期刊在京舉辦2022年二季度“債市研判六人談”活動,邀請業界專家圍繞“綠色轉型‘債’出發”主題,聚焦“雙碳”目標下的綠色轉型與綠色債券創新發展進行交流探討。
綠色債券是指將所得資金專門用于資助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項目或為這些項目進行再融資的債券工具!熬G色債券創新是金融業適應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然要求,是落實監管要求和滿足市場需求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動債券市場發展的源源活水和不竭動力!敝袊r業發展銀行(以下簡稱農發行)資金部總經理陸兵在發言中指出,碳中和債券、氣候債券、藍色債券、生物多樣性債券等綠債子品種將持續創新推出、蓬勃發展,綠色債券市場前景廣闊。
據了解,作為政策性銀行,農發行精準聚焦“三農”領域綠色發展,持續開展綠色債券創新。農發行于2016年發行首單綠色債券,并率先開展存量債券綠色認證,創新發行國內首單用于森林碳匯的碳中和債券。截至2021年末,農發行綠色信貸余額達1.17萬億元,占全行貸款余額近18%。
“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后,隨著綠色債券供給增加,綠色債券投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大型銀行有望在未來持續提升綠色債發行規模,綠色債的投資價值或將逐漸顯現!敝薪鸸竟潭ㄊ找娌慷驴偨浝、全球信用業務負責人陳振宏指出,從投資產品的規模來看,2021年以來新發ESG理財產品23只,累計已有78款以ESG為主題的理財產品發售,募集資金181億元。不過,在實踐綠色債券投資的過程中,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包括需要建立統一的綠色債券信披制度、將債券指數投資的理念轉化為更多產品等。
《債券》期刊近期開展的綠色債券主題中債調查結果顯示,市場對今年綠色債券發行量整體持樂觀預期。45%的受訪者認為今年綠債發行量較2021年將增長一倍,94%的投資者表示積極關注綠色債券,73%的受訪者認為我國綠色債券存在成本優勢。
隨著轉型金融起步,轉型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也將作為綠色債券的重要補充,形成合力助力經濟社會低碳轉型。中誠信綠金科技首席專家、副總裁徐洪峰指出,轉型類債券是轉型金融產品之一,包括轉型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可持續發展再掛鉤債券等。從募集資金用途來說,轉型類債券是為低碳產業向凈零排放轉型、為高碳產業向低碳及凈零排放轉型提供投融資支持,尤其是支持高碳產業向低碳及零碳轉型。目前,國內轉型債券發展較慢,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發展較為迅速,且多數將新能源相關指標作為關鍵績效指標。
近年來,我國貼標綠色債券市場獲得較快發展。事實上,債券市場上存在大量未貼標、實際投向綠色項目的“投向綠”債券,也為推動綠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拔覀儗φ畟鶆召Y金所產生的環境效益進行了分析,選取了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廢水排放量等作為環境污染的衡量指標,區分了一般債與專項債,并按綠債標準區分了綠色專項債與非綠色專項債。研究結果表明,相比于沒有明確投向環保領域的專項債,綠色專項債具有更高的環保效應!敝醒胴斀洿髮W教授、博士生導師姚東旻介紹說。
中央結算公司作為國家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在支持綠色債券市場運行、發展綠色指數、制定綠色金融標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央結算公司依據《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梳理近百萬條披露信息,形成針對205個細分行業的43個環境效益量化指標,于2021年4月推出首個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
“該指標體系是國內首次依據新版目錄對細分行業制定的定量分析指標體系,得到國內外市場廣泛關注!敝醒虢Y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程振華介紹說,目前,中央結算公司正在申請將該指標體系作為深圳地方標準乃至國家行業標準,進一步提升指標體系的權威性和專業性。
基于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中央結算公司還打造了國內首個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數據庫。目前,該數據庫已涵蓋截至2021年末的1500余只“投向綠”信用類債券項目所產生的環境效益數據,并智能計算單位資金及債券資金對應的環境效益,為主管部門實現碳減排目標提供有力數據支持。
此外,中央結算公司中債估值中心自2018年底啟動了中債ESG研發工作,集成大量非結構化數據,自主構建了ESG數據庫與評價體系,并于2021年正式發布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債ESG評價,實現對8000余家境內發債主體和上市公司的全覆蓋。
目前,中債ESG在投資、風控、指數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據中債金融估值中心高級總監余立凡介紹,該中心已經與多家全國性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國際資管機構建立了ESG相關業務合作,實現產品應用的多元化發展。同時,還積極與多家頭部金融機構開展咨詢合作,共同搭建符合機構特色和出發點的定制化ESG評價體系,完善國內ESG生態建設,助力金融市場貫徹高質量發展理念。